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教育從尊重開始。對于教育相關(guān)人士孫云曉的這一觀點,有些家長順勢而為,成功實踐;有些家長心有余而力不足,面對現(xiàn)實無可奈何;有些家長過于盲從,導致尊重“失衡”;還有一些家長則獨斷專行,“壟斷”孩子的成長歷程……本期教育故事,希望能為家長真正感悟“尊重教育”帶來啟發(fā)。
家長會上口難開
□劉衛(wèi)(湖北武漢)
時下,女兒學校的各項工作抓住分數(shù)這個“牛鼻子”不放松,家長會也概莫能外。
女兒剛上初中那會兒,成績名列前茅。學校通知我開家長會時作典型發(fā)言。我激動不已,連夜將自己的“教女心得”寫了滿滿幾張稿紙。第二天家長會上,我神采飛揚地宣讀了這篇大作,班主任含笑頻頻向我點頭?蓭滋旌,女兒對我說:“爸,您以后發(fā)言謙虛點兒好不好?別的家長都說,考得好就這樣神氣活現(xiàn)。您這么旁若無人,同學們都開始疏遠我了。”
隨著課程難度的加大,女兒的學習劣勢日顯。到了初二,她的學習成績已在前十名左右徘徊。開家長會時,我耷拉著腦袋聽另一位“先進家長”的發(fā)言,心里五味俱全。典型發(fā)言后,班主任又動員其他家長發(fā)表意見。幾位學習成績中不溜的孩子家長講了幾句,我忍不住也附和了幾句。誰知女兒回家后又埋怨開了:“家長會都快結(jié)束了,就算你說得再好也引不起老師的重視。我的成績都這樣了,你還在會上亂摻和啥!”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以后開家長會我不說還不行?較近女兒的成績急速下滑,開家長會時,我干脆一言不發(fā)。誰知,一位“后進”孩子的家長一時沖動,帶頭表了決心,口口聲聲要幫助自己的孩子趕上先進的同學,不辜負老師的希望云云。在他的帶動下,形成了“后進”同學家長表決心的高潮。我插不上嘴,痛失了這次表決心的機會。后來,班主任給我打了電話:“你以前對教育孩子有些獨到的見解。如果你今天能帶頭發(fā)言,對其他的家長啟發(fā)會更大。你的孩子暫時落伍,但是潛質(zhì)不錯,相信你能幫她迎頭趕上……”看來,不說也不行!
“孤雁”難飛
□李付春(山東禹城)
剛接過這個班時,我發(fā)現(xiàn)女生小妍性格特別孤僻。課堂上少言寡語,課下同學們在教室前跳皮筋、踢毽子時,小妍站在窗前呆呆地看著同學們玩,上課回答問題時,她幾乎沒主動舉過手,但如果我提問她,她都能回答得很好。
針對這個情況,我做了調(diào)查,造成小妍“不合群”的原因,就是她的父母對孩子要求過高,非得讓孩子考前三名才能去玩。
在我的鼓勵和同學們的感染下,小妍也開始和大家一起做游戲,但那些“玩具”她從來不敢?guī)Щ丶,甚至連美術(shù)功課也只能放在課桌抽屜里,因為媽媽只讓她做與診斷有關(guān)的題目。
我跟小妍的媽媽交流過一次,但很不成功。她媽媽說:“只要孩子考到班級前三名,她想怎么玩我都不反對,可現(xiàn)在不行,我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其實,這么做,孩子已經(jīng)輸了,就連家長也輸了。教育的核心并不是單純地傳授知識,而是培養(yǎng)健康的人格。一個孩子健康成長,不單單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更要學會與人相處、關(guān)愛他人、勞動技能,還要培養(yǎng)愛心、耐心和毅力等,怎能只讓孩子抱著課本啃死書呢?更何況,孩子已經(jīng)有了孤僻的苗頭。
別讓孩子淪為學習的工具,變成一只“孤雁”,這樣的“孤雁”是難以飛得高、飛得遠的。
標準答案鎖住了想象力?
□李亞敏(河北蠡縣)
“媽媽,我長大了要發(fā)明一種微縮食物,讓人們吃幾個藥片就可以一整天不餓;我還要成為一名自然科學家,研究恐龍滅絕的真正原因;聽說咱們中國又準備組隊去探索野人之謎了,我希望自己能追上他們……”
這就是我的兒子,一個有著無窮無盡幻想的十歲男孩,家里的書架上,擺滿他搜集的科普書籍,恐龍書從他兩歲時開始買,后愛上了凡爾納,還有中國科普名家名作系列……
這樣一個愛幻想的男孩,竟然不喜歡學校的“科學”課。打開課本,“太陽系的奧秘、美麗的星空”……有精美的圖畫,也有詳細的講解,還有需要長期觀察動植物生活的記錄功課,多么好的一本書,為什么他不愿打開?
“上科學課,我們老師總是讓人抄呀,背呀,本來挺好玩的知識讓他給講得枯燥無味,課本上留了植物的生長變化記錄日記,可我們老師非得把數(shù)據(jù)直接填好讓我們記下來,好多有趣的實驗我本想親自動手去做的,可是學校實驗室鐵將軍把門,我們只能為了診斷背寫老師的標準答案。”兒子無奈地說。
我無語,學校教育應該為孩子一生的發(fā)展奠定基礎(chǔ),然而枯燥機械的學習方式,急功近利的教學手段,都在無形中扼殺了孩子潛在的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我的兒子思維獨特,喜歡創(chuàng)新,但他沒有學校需要的機械識記能力,在題海戰(zhàn)術(shù)中往往敗下陣來,幾經(jīng)挫折后成長為一名默默無聞的中等生。
將來,我打算把兒子送到一所寄宿制的初中,聽說這所學校是半軍事化管理,連吃飯、上廁所都要時間。如今的他還是如癡如醉地讀著科普讀物,偷偷在地下室用破銅爛鐵做實驗,可這種自由的生活不知能持續(xù)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