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上海

課程咨詢: 400-810-2680

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獲取驗證碼

請選擇城市

  • 上海

請選擇意向校區(qū)

請選擇年級

請選擇科目

立即體驗
當前位置:北京學而思1對1 > 北京高考 > 高校招生 > 正文
內容頁banner-兩小時1對1體驗

高考改革仍在路上 基礎教育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四大誤區(qū)

2017-07-13 12:59:33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作為研究高考的學者,40年來高診斷卷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好的高診斷卷不僅是試題還是很好的科研成果。”高考問題研究相關人士、廈門大學(分數(shù)線,專業(yè)設置)教授劉海峰說。
 
  全國高考雖然已經(jīng)結束,但全社會對高考的討論卻熱度不減。畢竟,浙江和上海經(jīng)過3年的試點,已于今年正式迎來了新高考的診斷和錄取,同時,北京、天津、山東、江西、海南5地也將從今年的新高一開始實施高考改革,因此有人把今年稱為高考改革的元年。同時,今年也是恢復高考40周年的大日子,各類媒體都在集體懷舊。
 
  當紀念和改革元年相加時,懷舊當然需要,而比這更重要的是對幾十年高考歷史和如今的改革進行分析和反思。
 
  為此,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在高考結束后的先進時間采訪了教育部診斷中心的命題相關人士及學者、先進教師。權威相關人士們指出,我們無法忽視高考的指揮棒作用,高考的改革必然會撬動基礎教育教學的改革,不過從現(xiàn)在的情況看,高考的改革已經(jīng)在路上,但是基礎教育的教育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還存在著一些與這些改革不同步的內容。“一些誤區(qū)仍然存在。”華東師范大學(分數(shù)線,專業(yè)設置)教授巢宗祺說。
 
  誤區(qū)一:誰說核心價值觀傳統(tǒng)文化就得說教?
 
  “從今年的高考看我們有一個特別的進步,就是我們把‘立德樹人’的考查重點講得更直接了、更明顯了。”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說,其實我們已經(jīng)做得非常巧妙了。
 
  比如被很多相關人士提起的全國Ⅰ卷的作文題“中國關鍵詞”,就意在引導考生在全方位對外開放條件下,面對中國和世界的互動,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再比如,全國Ⅱ卷作文題“中華名句用用看”:從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②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杜甫)③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先進流。(李清照)……等六句名言中選擇其中兩三句為基礎確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寫一篇文章。
 
  很多人認為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傳統(tǒng)文化是文科的事,其實理科也同樣能弘揚中華文化,今年高考數(shù)學全國Ⅱ卷第3題考查等比數(shù)列,試題從我國古代數(shù)學名著《算法統(tǒng)宗》引入,然后通過詩歌提出數(shù)學問題,“在闡明試題的數(shù)學史背景的同時,激發(fā)考生對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喜愛。”命題相關人士說。
 
  可見,無論文科理科,今年的高診斷題都很重視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融入。但是在現(xiàn)實教學中卻有時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把核心價值觀與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與日常的教學完全割裂開來,好像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就是單純的說教。
 
  不過,“核心價值觀的教育較重要的是孩子的踐行。”上海師范大學附屬中學語文特級教師余黨緒說,因此較重要的是潤物細無聲,這就需要教師自己把這些內容內化為自己的,然后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體現(xiàn)出來,“我們如果把這些當做一門學科來教給孩子的話,這些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往往成了一個個的知識點,孩子只會死記硬背,而不能轉化為他們的生命態(tài)度。”
 
  誤區(qū)二:過于注重思辨了會忽視生活嗎?
 
  有關高考,這些年我們經(jīng)常能聽到思辨這個詞。
 
  有相關人士介紹,近年來不少高考作文題目或多或少涉及人、事、物之間的思辨關系,又注重整體性、系統(tǒng)性、開放性分析,既關注思維廣度,又關注思維深度。“考查邏輯思辨能力確實非常重要。”陳志文說,現(xiàn)在很多人講話沒有邏輯。
 
  不過,“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有一個誤區(qū)。”余黨緒說,有時候“過于注重思辨了,忽視了生活。”
 
  當思辨和生活不能平衡時,會造成一個可怕的后果:“套題。”余黨緒說,通過十幾年的學習,孩子們“掌握了十八般武藝,形成了各種套路”,如果給孩子呈現(xiàn)太多抽象的東西,孩子們很容易就會套用到某一個“套路”上,這個時候孩子運用的是知識的簡單轉移的能力,而不是真正的思辨能力。
 
  余黨緒認為,今年高考上海的作文題目就不錯。“思辨的同時聚焦現(xiàn)實生活,孩子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道題的優(yōu)點在于能夠引導孩子觀察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并思考,而不是簡單的知識轉移。”
 
  今年上海的作文題是這樣的:
 
  預測,是指預先推測。生活充滿變數(shù),有的人樂于接受對生活的預測,有的人則不以為然。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思考。
 
  命題相關人士也指出,這個題目為考生的寫作內容提供了豐富的邏輯關系與層次。即使當考生在某一觀點上立足站定,對他所選定觀點的思考仍有縱向深入的可能空間,這使得本題目能很好完成對思維品質的考查。另外,本題貼近考情,與考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有較強的契合性。
 
  其實,與孩子的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讓考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是這些年高考命題中比較明顯的趨勢。
 
  相關人士指出,今年高考化學試題的編制正是從化學科學學科的特點出發(fā),聯(lián)系實際創(chuàng)設化學應用情景,孩子正確認識化學學科的價值。“例如今年診斷中心命制的試題中,選擇題型的試題共有33個,具有應用情景的占8個;非選擇題型的試題共有22個,設置實際應用情景的17個。分別占到總試題數(shù)的24%和77%。”教育部診斷中心相關人士說,所運用的實際情景主要有新材料制備、廢物綜合利用、環(huán)境保護技術、有機新物質和新藥物合成、無機化工生產(chǎn)以及新技術性能源等。這些試題均要求孩子將基礎化學、基本化學原理和方法運用到實際生產(chǎn)生活中,解釋生活中相關的現(xiàn)象,解決工業(yè)生產(chǎn)的問題。
 
  誤區(qū)三:誰說背誦默寫就是簡單粗暴?
 
  這些年,教育界還出現(xiàn)了一個觀念上的誤區(qū):似乎談到了改革,那么過去的一些做法就一定是落后的。“前些年有些地方將古詩文從課本里撤下,有的地方讓孩子只背誦不默寫,都是誤區(qū)。這種對誦讀價值的誤解對語文教育是有破壞性的。”巢宗祺說。
 
  巢宗祺教授特別提到了“高考中堅持了20多年的題型:默寫”。
 
  “默寫”在實際教學中被很多人誤解了。不少人認為默寫就是死記硬背,是一種“簡單粗暴”的、落后的、淺層次的教育。但其實,讓孩子背誦默寫一些適合的、優(yōu)秀的材料不僅是讓孩子們記住知識,“這只是背誦和默寫的先進個成果。”巢宗祺說,第二個成果是,“當過了很長時間之后,孩子可能忘掉了具體的語句,但是卻可以在頭腦中形成了一種語言模型;更重要的是幫孩子塑造了很好的語言機制”。而這個語言機制可以影響大腦,繼而影響語言器官,較后傳達到手。這是第三層的成果。第四個功能是這種背誦可以讓人體驗優(yōu)秀的文化,成為情感的教育,詩文的教育。
 
  在巢宗祺看來,一個能背誦大量經(jīng)典的孩子,自然就具備了書香門第的風度。如果整個社會的孩子都能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個地區(qū)的文化審美水平就能起來。“其實多好,趁著孩子小、有自己的時間背更多的名作名篇,反復成誦,成為一個地區(qū)孩子的共同語言!”巢宗祺說。
 
  誤區(qū)四:誰說重視基礎就會忽略創(chuàng)新?
 
  這些年的高考都非常強調對孩子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
 
  今年也不例外。教育部診斷中心相關人士以今年的高考物理試題為例,全國II卷第14題:通過設計小環(huán)在光滑大圓環(huán)上下落的情境,考查的就是孩子對做功概念的理解;還有“北京卷”第19題:是以教材中演示自感現(xiàn)象的兩個電路圖為素材的,這些都是在引導孩子重視基本實驗的學習。
 
  高診斷題重視基礎知識、基礎能力、基礎思想方法的考查了,這樣的信號傳達到教學先進有時就會變形,以為教孩子基礎了就不用再重視創(chuàng)新了。
 
  命題相關人士以高考數(shù)學試題為例,高考數(shù)學一道試題往往考查多種能力、多種思想方法,對考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提出了要求。所以,高診斷題在命制時充分考慮到考生數(shù)學能力的個體差異,絕大多數(shù)試題的解答方法、思維方式不是,而是多種多樣。例如全國Ⅱ卷第16題,可以從拋物線的幾何性質入手,還可以應用解析幾何的解析法通過切入,一題多解,給考生提供了較大的發(fā)揮空間。
 
  而且,創(chuàng)新也不僅是理科的事,語文報副總編輯任彥鈞說:“今年的9道高考作文題中,我認為全國Ⅰ卷、Ⅱ卷作文題的創(chuàng)意較值得倡導和推廣。”一是題型設計具有很大的突破性,前者圍繞12個關鍵詞設題,后者圍繞6句古代名言設題,這種手法都是少有的,彰顯出難能可貴的創(chuàng)新精神。二是命題思路具有很強的開放性,所選擇的關鍵詞、古詩句,其內涵都是多元的——前者既有國家戰(zhàn)略,也有社會時尚,既有傳統(tǒng)文化,也有現(xiàn)代文明,既有正面成就,也有負面現(xiàn)象;后者既有人格修養(yǎng)教育,也有家國情懷教育,既有文學家感悟,也有政治家抒懷,既有豪放宏詞,也有婉約麗句——這就在限定寫作任務的同時,又給考生的立意提供了足夠的自由度和靈活性,十分有利于他們充分釋放個人的才華和思想。
 
  “我相信,這種指向未來發(fā)展的‘高考指揮棒’,必將先進教學擺脫桎梏,走出窠臼,開辟出嶄新的局面!”任彥鈞說。
文章下長方圖-高三一輪復習史地政資料
立即領取中小學熱門學習資料
*我們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電話聯(lián)系
側邊圖-寒假1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