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上海

課程咨詢: 400-810-2680

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獲取驗證碼

請選擇城市

  • 上海

請選擇意向校區(qū)

請選擇年級

請選擇科目

立即體驗
當前位置:北京學而思1對1 > 高中教育 > 高中語文 > 正文
內容頁banner-1對1體驗

歷年語文試題閱讀理解及答案(16)

2017-03-26 11:09:31  來源:網絡整理

 20.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12分)

  中國語中“學”與“問”連在一起,意義至為深妙。人生來有向上心、有求知欲,對于人生來有向上心,有求知欲,對于不知道的事物歡喜發(fā)疑問。對于一種事物發(fā)生疑問,就是對于它感興趣。既有疑問,就想法解決它,幾經摸索,終于得到一個答案,于是不知道的變?yōu)橹赖,所謂“一旦豁然貫通”,這便是學有心得。學原來離不掉問,不會起疑問就不會有學。許多人對于一種學問不感覺興趣,原因就在那種學問對于他們不成問題,沒有什么逼得他們要求知道。但是學問的好處正在原來有問題的可以變成沒有問題,原來沒有問題的也可以變成有問題。

  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賢于己者,問焉以破其疑,所謂“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問焉以求一得,所謂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也;等于己者,問焉以資切磋,所謂交相問難,審問明辨之也。

  (1)上述材料都強調“學”與“問‘的密切關系,分別分析兩則材料中“問”的內涵與作用。(6分)

  答案要點提示:①先進則材料中的“問”指的是生發(fā)疑問,“問”能激發(fā)興趣、促進探索,從而學有心得;②第二則材料中的“問”指的是詢問請教,“問”能解決疑問、豐富知識。

  如考生答案不在以上要點內,但言之成理,也可根據具體情況給分。

  (2)結合中國古代文化典籍中有關“學”的觀點,簡要談談你對學習的認識,不超過140字。(6分)

  答題要求: 內容緊扣“學習”論題,能夠正確征引中國古代典籍中相關論述。

文章下長方圖-高三一輪復習史地政資料
立即領取中小學熱門學習資料
*我們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電話聯系
側邊圖-寒假1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