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上海

課程咨詢: 400-810-2680

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獲取驗證碼

請選擇城市

  • 上海

請選擇意向校區(qū)

請選擇年級

請選擇科目

立即體驗
當前位置:北京學而思1對1 > 小學輔導 > 小學資訊 > 正文
內容頁banner-一對一體驗

心理專家談校園欺凌:欺負人的孩子自己也不快樂

2017-01-24 15:01:07  來源:網絡整理


  心理相關人士談校園欺凌:欺負人的孩子自己也不快樂


  “欺負別人的孩子,自己就能從中得到快樂嗎?”中國科學院心理所副研究員張興利給出的一組青少年心理“抑郁”程度參數顯示,“欺負方”與“被欺負方”分別是316與414,雙方的“自我效能感”為262和105。這意味著,欺負人的孩子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憂郁、焦慮。


  近日,在由北京豐盛公益基金會和21世紀教育研究院主辦的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會暨心悅教育研究中心掛牌儀式上,張興利說,在校園欺凌行為備受關注的當下,這種行為背后的青少年心理問題更加值得深思。


  張興利調研發(fā)現,在校園生活中,“起外號、罵人、取笑和諷刺”“社交排斥、交往排斥”“打、踢、推、撞、威脅”“散布謠言、讓他人排斥”以及“強迫要錢、拿走或損壞物品”等行為,是較容易導致“欺負”與“被欺負”發(fā)生的情形。而這些所反映出的均是青少年各種心理上的需要。


  他說,青少年時期是一個“疾風暴雨期”,是大腦的第二個發(fā)育助力期,諸多表現行為的背后,多源于對于引起注意、尋求同伴接納、追求權力、報復、自暴自棄、表現優(yōu)越感或者是興奮刺激的需要。對這些心理上的“需要”,必須加以重視,否則就有可能釀成“問題”。


  世界衛(wèi)生組織曾發(fā)布一個“令人震驚”的預測,即從2010年到2020年,全球兒童心理疾患將增長50%,成為較主要的致病、致死和致殘原因。而心理健康問題的發(fā)生年齡在14歲之前的,占50%。


  在當天的研討會上,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黨委書記喬志宏也提到,根據該院研究發(fā)現,全國15%~20%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這其中,留守兒童的情況更為嚴重和特殊,這一群體的焦慮感、抑郁感、孤獨感、自責感,均處于比非留守兒童更高的水平,其攻擊行為、違紀行為、品行問題也更為多發(fā)。也因此,對于留守兒童、父母外出工作的兒童的心理健康情況,需要格外重視。

文章下長方圖-作文精選
立即領取中小學熱門學習資料
*我們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電話聯系
側邊圖-1對1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