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路人皆知
【釋義】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語出】晉代習鑿齒《漢晉春秋》:“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廢辱,今日當與卿等自出討之。”
【人物】司馬昭是三國時魏國人,他父親名叫司馬懿,是魏國的大將。司馬懿死后,大兒子司馬師不久廢除了已經成年但遲遲未能親政的曹芳,另立十三歲的曹髦為帝,權勢比司馬懿更大。司馬師后來把一切權力交給了弟弟司馬昭。
司馬昭總攬大權后,野心更大,總想取代曹髦。他不斷鏟除異己,打擊政敵。年輕的曹髦知道自己即便做“傀儡”皇帝也休想當長,遲早會被司馬昭除掉,就打算鋌而走險,用突然襲擊的辦法,干掉司馬昭。
一天,曹髦把跟隨自己的心腹大臣找來,對他們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我不能白白忍受被推翻的恥辱,我要你們同我一道去討伐他。”在場的王經對曹髦說:“當今大權落在司馬昭手里,滿朝文武都是他的人;君王您力量薄弱,莽撞行動,后果不堪設想,應該慎重考慮。”曹髦不接受勸告,親自率領左右仆從、侍衛(wèi)數(shù)百人去襲擊司馬昭。誰知大臣中早有人把這消息報告了司馬昭。司馬昭立即派兵阻截,把曹髦殺掉了。后來,人們用“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來說明陰謀家的野心非常明顯,已為人所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