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課程還可獲贈免費的學習復習診斷
高三
前言、生活與哲學
2.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又是方法論的學說
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所謂世界觀,就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和世界關系的根本看法。也就是,哲學所研究和涉及的問題不是關于世界的某一方面或某一局部的問題,而是有關整個世界的較普遍的問題。
哲學同時又是關于方法論的學說。當人們以一定的世界觀觀察問題、處理問題時,世界觀也就有了方法論的意義。所謂方法論,就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則和根本方法。人們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方法論。世界觀和方法論是統(tǒng)一的。
5.馬克思主義哲學具有高度的科學性和實踐性
馬克思主義哲學,即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世界是物質的,又是運動變化和發(fā)展的,物質世界的運動是有規(guī)律的;歷史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有其自身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guī)律。在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中,歷史唯物主義是較重要、具有革命性的部分,它的創(chuàng)立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有著重大的意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具有高度的科學性和實踐性。所謂科學性,在于它正確地闡明了整個世界發(fā)展的較普遍規(guī)律,給人們提供了正確地認識客觀世界及其規(guī)律和有效地改造客觀世界的觀點和方法。所謂實踐性,在于它以改造世界為目的,是為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建設社會主義、實現(xiàn)共產主義的偉大歷史任務服務的。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個基本特點。馬克思主義哲學對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起著的作用。
先進課、認識世界 尊重實際
l.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的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宇宙是物質世界。宇宙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客觀存在的, 整個世界是不依賴與人的意識而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
2.馬克思主義哲學對物質概念的科學概括
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特性)。
(1)客觀實在性是物質的較根本的特性。
(2)物質是可以被人們所認識的。
世界上只有已被認識的事物和有待于被認識的事物,并不存在不可認識的事物。
3.意識的本質
(1)意識是物質世界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2)意識是人腦的機能
(3)意識是對客觀世界的反映
意識的本質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能動反映。就其起源來說,它是物質世界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就其生理基礎來說,它是人腦的機能和屬性;就其形式來說,它是精神性的;而就其來源和內容來說,它是客觀的。他是客觀內容與主觀形式的統(tǒng)一。
5.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兩條不同的認識路線
對物質和意識何者為先進性的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標準。
第二課、探索規(guī)律 實事求是
1.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2.運動的基本形式。
宇宙中各種運動形式按照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大體可分為機械運動、物理運動、化學運動、生物運動、社會運動、思維運動等基本形式。隨著實踐和科學的發(fā)展.人們對運動形式的認識將更加豐富。
4.事物的運動是有規(guī)律的
規(guī)律是事物發(fā)展中本身所固的本質的、必然的、穩(wěn)定的聯(lián)系。
(1)規(guī)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聯(lián)系,所以規(guī)律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規(guī)律的客觀性是規(guī)律較重要的特點。
(2)規(guī)律是事物內部的本質的聯(lián)系。
(3)規(guī)律是事物發(fā)展中的必然聯(lián)系。
(4)規(guī)律是事物發(fā)展中穩(wěn)定的聯(lián)系。
7.實踐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實踐是人能動地改造世界的活動。實踐具有三個基本特征:
(1)實踐是客觀的物質活動。
(2)實踐是自覺、能動的活動。
(3)實踐是社會、歷史的活動。
社會實踐有三種基本形式,即生產實踐、調整和變革社會關系的實踐和科學實驗。
12.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關系
感性認識是認識的初級階段。
理性認識是認識的高級階段。
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一方面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的基礎,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沒有感性認識提供的感性材料,就不可能形成理性認識。
另一方面,感性認識有待于深化,有待于發(fā)展到理性認識,否則,就不能達到對事物本質和規(guī)律的認識。
17.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
實事求是是徹底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的集中體現(xiàn)。
實事求是是中國共產黨的思想路線的高度概括。
黨的思想路線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fā)展真理。其中,實事求是集中體現(xiàn)了它的各組成部分的科學精神,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
預約課程還可獲贈免費的學習復習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