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課程還可獲贈免費的學習復習診斷
高考助力能力作文尚且如此,普通考生作文犯此類毛病就可想而知。
準備點津講理要一步一層抽絲剝繭
怎樣的議論文才算得上有邏輯思維?怎樣的論證才是有效論證?
福建省高考作文閱卷組組長余岱宗教授認為:“議論文不是論點文,也不是論據(jù)文,而是論證文,議論文就要看論者如何論證。論點是靠論證‘辯’出來‘逼’出來的……議論文要深入,就要有議論的層次性……論證是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的工作。先進論點為第二論點服務,以此類推。論證就是主動尋求漏洞與不足,利用漏洞或不足為彈跳點,躍入下一個層次。”
講究議論文的思辨性,就是使論證分析更加合理,更加符合客觀規(guī)律,符合邏輯,而不淪為文字游戲,墮為詭辯。因為議論文是“講理”的,“講理”要一步步,一層層,甚至“抽絲剝繭”。沒有層次感的論證是無效論證,是“蠻不講理”論證,是不以理服人的觀點強加。
這里,給考生推薦幾種能體現(xiàn)論證思維邏輯的有層次感的議論文結構模式:
1.材料作文:“引、析、提、聯(lián)、結”論證結構。
“引”:定向剪裁,概述材料。
“析”:分析材料,突出感點。圍繞議論的中心對引錄材料內容的寓意進行扼要分析。
“提”:提出論點,綱舉目張。通過材料的分析之后,順勢提出中心論點。
“聯(lián)”:聯(lián)想聯(lián)系,論證論點。運用材料提供的道理來類比社會生活,議論社會生活的過程。可以聯(lián)想類似的道理,也可以聯(lián)想相關的社會生活現(xiàn)象。這部分是作文的重點,既要放開思路,又要概括力強;既要重點突出,又要正反結合。
“結”:重申材料,深化論點。
2.“立論、入據(jù)、結承、迭據(jù)、歸納”論證結構。
立論。在文章開篇首先明確提出論點,也可以說明論證的背景、緣由等有關前提,通過簡單引述,提出論點。
入據(jù)。在提出論點后,先進次進入用論據(jù)闡述。
結承。在第二步闡述論據(jù)的基礎上進行簡要分析,指出其具有的一般意義進行小結。隨之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對論點加以闡述,為下一步論證做準備。
迭據(jù)。在上文小結承轉之后,再次運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事例作論據(jù)進行論證。這些論據(jù)與第二步中的歷史論據(jù)形成推進和迭加的關系,故稱之為“迭據(jù)”。
歸納。以進一步揭示論點在當代的現(xiàn)實意義,或者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對全文加以總結。
3.層進式結構:包括“是什么”,即提出觀點;“為什么”,即分析原因;“怎么辦”,即提出對策、分析對策、論證對策。遞進式的分開論證,其特點是分論點之間的關系不斷遞進,論證的層次向縱深展開,一層比一層深入地揭示論題的內涵,使中心論點得到深刻的闡發(fā),其作用是分析透徹,說理深刻。
4.對照式結構:主體部分有正反對比,有轉折補充。采用這種結構模式的議論文可使文章文體特征分明,篇章結構嚴謹。議論文表達的思辨性,較核心的內容是對問題(話題)進行剖析。剖析就是把思辨的過程和思辨的要點符合邏輯順序表達出來。議論文“以理服人,以理取勝”的實質就是議論的層次,議論的層次實質就是議論的推理邏輯性強,層次感彰顯議論文的思維能力。邏輯思維是議論文寫作的靈魂,只有推理邏輯性強的議論文才能在高考中獲得。
預約課程還可獲贈免費的學習復習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