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教育體制改革已在我國學界和教育界高喊多年,但傳統(tǒng)診斷教育體制雖有所改變,教學比過去也靈活了許多,但大環(huán)境下教學方式還是以灌輸為基本方式,孩子為了分數(shù)而學習,死讀書、讀死書的現(xiàn)象仍未得到有效解決。現(xiàn)在的教育體制就像工廠里的流水線,在這一教育體制下,孩子缺乏個性,社會適應能力偏差,成為了普遍存在的問題。而因為“分數(shù)命運”為廣大家長帶來的困擾更為嚴重,嚴則死松則散,使家長在教育過程中的尺度很難把握。”近日,多年從事教育改革與理論研究的劉教授向記者描述當今診斷教育體制下我國教育現(xiàn)狀時如是說。
面對現(xiàn)實同中求異
鑒于我國現(xiàn)行以分數(shù)考量的制度在近一段時期內不可能完全改變,廣大家長與孩子必須以一種良好的心態(tài)面對這一現(xiàn)狀。既然只能面對,那么“同中求異”的思想就顯得格外重要。
劉教授認為,在成績先進的思想意識下,孩子的能力培養(yǎng)也應放到家長的議事日程之中。正所謂寓教于樂,在緊張的學習之余,結合生活能力、社會交往、時事常識類課余文化等方面的知識,將原有單純用娛樂來調節(jié),轉化為更為有意義的活動來調節(jié),以便補充課堂上學不到的更多生活實用本領。
此外,家長在設計這些課余活動時,一定要注重孩子們的興趣點,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并加以適當引導,才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個性空間電腦很重要
隨著電子及互聯(lián)網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家長表現(xiàn)出談網絡色變的怪現(xiàn)象,而電腦與網絡的使用問題,也成為了孩子與家長們的矛盾根源,對此,劉教授也給予了建議:
其實,作為電腦和互聯(lián)網本身,不但不應限制孩子使用,更應鼓勵孩子們利用先進的技術設備,了解外界、認識社會。并且作為學習輔助設備,電腦和互聯(lián)網更能為孩子提供如搜索信息、交流互學、總結資料等非常便利的條件。而且通過使用電腦,更可以使孩子培養(yǎng)自主學習、合理統(tǒng)籌等相關能力。針對如何控制孩子對電腦的使用上,由現(xiàn)在的嚴管轉化為借助相應技術手段以及合理調配控制孩子使用電腦和互聯(lián)網的時間,不失為一種更好的方法。例如,為孩子的電腦上安裝相關綠色凈化軟件,或為孩子專門購買孩子電腦等。并且規(guī)定孩子上網時長,然后由孩子自己設計分配上網時間,這樣他們不但能夠充分感受到公平與自由,并且會非常珍惜這份機會。
個性化教育必有之路
在價值取向上,診斷教育往往將上好學校、找好工作、有好人生加以鏈接。在診斷教育的模式下,孩子自主判斷能力以及對社會的適應,甚至道德的培養(yǎng)問題已經日漸突現(xiàn)。盡管教育界正在想辦法將診斷教育改變?yōu)樗刭|教育,但正如劉教授所言的“教育流水線”還在飛速運轉。在此狀況下,不但教育管理者與工作者自身需要轉變思想,改進發(fā)展思路。廣大父母作為孩子的直接教育者,更應有一個長遠的視覺著眼點。寓教于樂,全方面發(fā)展孩子能力。較后,劉教授通過記者送給廣大家長三個詞“空間”、“引導”、“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