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面授/在線),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
[本期話題]孩子是否應該拿小學數學當“小學”的敲門磚:小學數學成績優(yōu)異是很多學校在“小學”招生中給予孩子的優(yōu)惠條件。小孩子之中小學數學補習,指望用小學數學診斷獲獎來增加入學瑪法已成風氣。重視小學數學補習,卻忽視學習之外的素質教育,對孩子教育來說未必“得能償失”。
“把2004個正方形排成一行,甲、乙、丙三個小朋友輪流對這些正方形依次染色。從先進個開始,甲把1個正方形染成紅色,乙把2個正方形染成黃色,丙把3個正方形染成藍色,甲再把4個正方形染成紅色……直到全部正方形染上色為止。其中被染成藍色的正方形有多少個?”
這是一道小學四年級孩子的數學功課,專業(yè)會計師吳女士費兩個小時也沒解出來。“小孩子有必要學習這么難的數學嗎?
小學數學診斷前
難找單獨輔導的老師
“說不好喜不喜歡,反正就覺得累,也不知道學這個有什么用。”一位小孩子說,他的數學成績在班上只是一般。爸媽逼得緊時也逃過小學數學課。“不敢放松哦,現在落后了,讀不了好學校怎么辦?”前來咨詢的王女士說,以前兒子在數學老師那里學,老師有事,就介紹到這里來看看。
據記者了解,目前,正規(guī)奧校每學期學費數百元,私校則以課論價,每節(jié)35元到80元不等。一般從小學一年級就可以報名。臨近數學診斷時,想找到一對一的輔導非常難。
教育相關人士:
大多數孩子不宜學小學數學
2005年教育部就明確規(guī)定,公辦初中、小學禁辦“小學數學班”。隨后又逐步取消了小學數學加分、免試入學等優(yōu)惠政策。然而,“小學數學熱”絲毫沒有降溫。有資料顯示,一些小學90%以上的五年級孩子正在學小學數學,低年級有60%的孩子補過小學數學,甚至小學入學小朋友也學過。 一位小學校長透露,一些學校開設“綜合測評班”、“趣味數學班”等,實際教授的內容就是小學數學。
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認為,目前的小學數學熱偏離了數學教育培養(yǎng)孩子思維能力的本原。小學數學側重技術性訓練,培養(yǎng)的是診斷能力,使不少原本喜歡數學的孩子變成了做題機器。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也表示:“數學不是人人都能學好的學科,小學數學教育適合對一些有數學天賦的孩子開小灶,對大多數孩子是不適合的。”
數學老師:
放棄小學數學就是放棄入學率
南京市一位小學數學老師介紹,學小學數學確實要看天賦,但是學和沒學的孩子確實有差距。診斷中需用小學數學知識解題,已是公開的“秘密”,不少學校在“小學”選擇新生時就將小學數學水平作為重要的標準。另一方面,孩子入學好,老師的收入自然也會提高。“在這樣的大氣候下,放棄小學數學就是放棄孩子的將來,不鼓勵孩子學小學數學就是放棄了入學率。”
如今有這樣一條“成材鏈“———只有進入好的初中才能考入好的高中,進入好的高中才能考入好的大學,進了好的大學,才能有好的工作。小學數學正是這上面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家長們熱衷小學數學,不是為了數學,而是為了“入學”,為了得到一塊敲開學校大門的金磚。
本報上一期曾經刊登出一位高中小學數學獲獎高手刪掉國外學校被淘汰的新聞。孩子為了拼加分進學校,參加各種大大小小的小學數學補習班,而學校為了所謂的入學率也紛紛大力宣揚學習小學數學的好處,大肆開設提高班、查漏補缺班等小學數學補習課程,孩子成了只懂學習的機器。
國內小學數學熱逐級升溫,學校、家庭、社會在關注孩子學習文化知識教育的同時,是否也應兼顧到孩子們的個人條件,注重較基本的道德修養(yǎng)以及社會責任感的培養(yǎng)呢?這兩者之間的重要性孰輕孰重?應如何兼顧呢?
見習記者 周瑾